《大鹏一日同风起—半年度回顾和展望》信汇泉-估值逻辑客户分享会第6期成功举办

2022-06-27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公司及个人持仓,不构成投资意见,股市有风险、入市要慎重。

 

2022年6月22日晚19:30-21:00《信汇泉-估值逻辑客户分享会》第6期通过在线会议形式顺利举办。北京信汇泉私募基金总经理、基金经理、估值逻辑作者孙加滢先生对2022年十大预测以及大类资产表现进行了半年度总结回顾,并对未来走势作出展望。

孙总分别从美股和通胀、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投资风格转换、债和资源品以及A股表现等几个方面对2022年十大预测进行半年度回顾和总结。





美股和通胀方面,孙总表示,在2021年10月就开始关注美股的冲顶,自2021年11月23日估值逻辑公众号上发表《美股下跌给A股带来新动力 》一文后,美股正式开始杀跌。孙总认为,美国股市面临利润、估值和通胀的三重压力:美国以FAANG为代表的巨头利润增长乏力;资本市场证券化率达到280%,堪称人类史上最大的估值泡沫;以及周期注定的通胀。现在他不再关注美股,怎么跌,如何跌,那是节奏问题,大方向只剩下跌。美股未来可能呈现1970年代的十年不涨的情形。



2021年4月发布《周期注定的通胀》一文对通胀问题进行了研究阐述,在他的框架下,通胀是注定的事情。加息是一个被动性结果,不能拿之前的加息周期对比,因为这是帝国生命周期的衰弱期。



由于美国股市会领先经济2个季度,美股的杀跌会带来股市财富效应的丧失,美国经济和消费也会面临下行压力,带来新的危机。等到社会完全反馈,受不了的时候,下一步唯有扩大总需求,以工代赈,也会看到美联储的开闸。

美元与人民币汇率方面,他认为美国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注定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政治博弈更加凸显。俄乌战争是延缓债务危机模式的开始,带动了美元的强势,是最后的强弩之末。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苗头可以在资本外流上呈现,因为资本无国界。

美元贬值的基础在第四期分享会《投资三要素、黄金的投资机会和美国国家主权危机》中已有过详细阐述,而且通过他的观察,历史上央行加杠杆15年后往往会迎来货币贬值。未来美元贬值后小部分资金流入中国就能掀起滔天巨浪,美国通胀和汇率互为加速,美股、美债、汇率三杀。



风格转换方面,孙总回溯了美股近200年历史高估值和低估值策略的回报表现,高估值策略完败给低估值策略,其回报只有低估值策略的千分之1.4,最低万分之6。A股20多年的历史数据回溯也得到类似的结论。未来低估值策略长周期一定会是跑赢的,在历史的长河中,高估值成长股的暂时跑赢只是几朵浪花而已,而且确定性和稳定性极差。投资风格面临二十年、两百年的均值回归,时间越久回归力量越强大,近几年特殊时期的泡沫就让大家忘记了投资的本质和安全。



债和资源品方面,孙总认为中国做了最漂亮的去杠杆,《当资产负债表不想奋斗》一文很偏颇,我们做了最漂亮的去杠杆,只剩下地方政府债务,最好解决。

国债的熊市还没有开启,是因为疫情原因央行没有回收过量的流动性、需求同时也走弱;债市熊市的逻辑:(1)去杠杆结束不需要保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2)通胀逐步走高(需求恢复)。

大宗商品高位震荡,向上没大空间,但是企业开始放利润;多空都没什么油水;黄金等待美元指数回落。





A股方面,孙总坦诚今年上半年实际走势和预测有所偏差,但是主要是节奏问题,方向上依然坚定看好。在国内机构底部杀跌竞相砍仓的时候,他在控制回撤的同时坚持固守低估值资产,并在指数最低的时候连写了两篇长文给朋友们打气,终于迎来净值的迅速回升。孙总始终坚持“低估值买入,高估值卖出;低点高仓位,高点低仓位”的买卖标准,决不能因为几根阳线或阴线而影响自己的判断与操作,不然与追涨杀跌的散户何异,又何来资管者的专业性?对于2022年,孙总维持坚定看多,即使跌了依然坚定。

回顾完上半年,接下来孙总对未来进行了展望。他认为:(1)美国资产将迎来十年级别大顶——怎么反弹,怎么涨都不重要;(2)人民币升值、美元的贬值开始;(3)美元跌破100是最终的确认,确认之时A股未知;(4)A股一定会有回调,但是什么时候、怎么发生、调多少,并不知道,横向调整概率高;(5)不清楚高估值的资产以什么方式退出历史舞台,是不涨、阴跌、迅猛杀?能不能带跌指数,都不清楚,不投资最好;(6)最好的方式——守住安全下限,买好、等风来;(7)中国最好的应对全球方式——以不变应万变,不加大杠杆,保持制造业升级,不参与争端,广积粮缓称王。



这是一个超级大周期转化点,是五十年的康波和百年国家生命周期的转化点。
最后,孙总对今天的分享和上半年的一些感想进行总结:
(1)未来无法预测?节奏很难,但是方向可以预测;
(2)历史的倒车镜看不到未来?因为看的历史不够长,看的事情不够多;
(3)投资最重要的是变化?——投资重要的是确定性,确定会发生,好事不怕晚;变易、简易、不易;
(4)对眼前事情的分析和预判——是新闻播报员和股评,对投资只有很小的意义、是随机漫步的蒙;
(5)信息流只传递让大家接受的信息,真实的研究是无聊、枯燥的——大部分媒体是消费我们的注意力;
(6)研究政策?——政策只是经济运行到某一个时候的必然产物,还不如关注经济运行规律;
(7)广为流传的框架和内容,只会让人赚到小钱,会的人不说,说的人不会;
(8)大家都说的事情只能赚点小钱甚至亏钱,赚大钱一定是来自深入的研究和预判,逆人性;
(9)不畏浮云遮望眼——站在更高的视角,完全不一样的天空,如周金涛、达里奥先生;纠结于短期的事情和问题,只会陷入无休止争论,要跳出来;
(10)2分靠技巧、3分靠市场、5分靠心态,我们赚的就是控制心态的钱,控制心态太难了,核心是自己的判断是否真的正确。
       会议结束前,孙总与在线嘉宾进行了互动交流,解答了嘉宾们关于券商、猪周期、煤炭、化工和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问题。
至此,本次信汇泉—估值逻辑客户分享会第6期得到圆满成功!
PS:分享会仅针对公司客户及特定投资者举办



(本文完)




本资料仅供参考,并不构成广告、要约邀请,投资者应仔细审阅金融产品的合同等其他文件,以了解其风险因素;或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建议。

本资料仅为交流而准备,且其使用应仅限于适用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允许的范围。本文件中包含的任何信息均不视为或解释为对投资者提供的任何投资建议。

本资料所包含的信息可能不时更新及复核,并且可能在没有进一步通知的情况下随时被修改。尽管在准备本文件的过程中,北京信汇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经使用了其认为是准确、完整且可靠的信息,但是在任何情形下,北京信汇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不对本文件所包含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作出任何陈述与保证,亦不对任何信息的错误或遗漏承担任何责任。

本文内容不构成投资指导和意见,仅供交流使用。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如对本公司及公司产品有兴趣,可添加客服微信:bjxhq001,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重要声明

请您细阅此重要提示,并完整阅读根据您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请您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投资基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的合格投资者。

一、根据我国《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私募基金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符合下列相关标准的单位和个人:
(1)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的单位;
(2)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前款所称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股票、债券、基金份额、资产管理计划、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计划、保险产品、期货权益等。)
2、下列投资者视为合格投资者:
(1)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慈善基金;
(2)依法设立并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投资计划;
(3)投资于所管理私募基金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及其从业人员;
(4)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投资者。

二、根据我国《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的规定,信托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投资一个信托计划的最低金额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自然人、法人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组织;
2、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计在其认购时超过10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财产证明的自然人;
3、个人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者夫妻双方合计收入在最近三年内每年收入超过30万元人民币,且能提供相关收入证明的自然人。

三、根据我国《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合格投资者的标准如下:
1、个人或者家庭金融资产合计不低于100万元人民币;
2、公司、企业等机构净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

依法设立并受监管的各类集合投资产品视为单一合格投资者。

如果确认您或您所代表的机构是一名“合格投资者”,并将遵守适用的有关法规请点击“接受”键以继续浏览本公司网站。如您不同意任何有关条款,请直接关闭本网站。

“本网站”指由北京信汇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并及其网站内包含的所有信息及材料。本网站所发布的信息、观点和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信息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本公司不承诺及时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

本网站介绍的信息、观点和数据仅供一般性参考,不应被视为购买或销售任何金融产品的某种要约,亦非对任何交易的正式确认。投资有风险,投资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本公司不对产品财产的收益状况做出任何承诺或担保,投资者不应依赖本网站所提供的数据做出投资决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应认真阅读相关产品合同及风险揭示等宣传推介文件,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